•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院徽及标语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Beta Gamma Sigma 香港大学分会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学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EMBA Global Asia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研究焦点
          • 知识转移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学院通讯
        • 媒体库
        • 社交媒体平台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English
  • 繁

Type To Search

Type To Search

  • 港大经管学院
        • 关于我们
        • 港大经管学院是一所扎根亚洲、面向国际的顶尖商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院徽及标语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Beta Gamma Sigma 香港大学分会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设施
  • 课程
        • 课程
        • 我们致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培育人才。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学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EMBA Global Asia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团队
        • 学院团队
        • 国际化的教职员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发展,提供优质教育。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研究
        • 引领知识创造的前沿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研究焦点
          • 知识转移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活动
  • 媒体
        • 媒体
        • 促进知识交流,分享独到的见解及构思,启发社会大众。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学院通讯
        • 媒体库
        • 社交媒体平台
  • 就业及工作
        • 就业及工作
        • 加强与企业及伙伴的合作,携手培育专业人才。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 港大经管学院
    • 概览
      • 院长寄语
      • 愿景及使命
      • 院徽及标语
      • 里程碑
      • 合作伙伴及环球联系
      • Beta Gamma Sigma 香港大学分会
      • 排名及认证
      • 企业合作
    • 学院领导
      • 学院领导
      • 国际顾问委员会
    • 设施
    • 联络我们
    • 内联网
  • 课程
    • 总览
    • 本科生课程
    • 硕士课程
      • 会计学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
      • 金融学硕士(金融科技)
      • 环球管理学硕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硕士﹙市场营销学﹚
    • 工商管理学硕士及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
      • 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学硕士(国际)
      • EMBA Global Asia
      •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学硕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团队
    • 教学人员
    • 博士后研究员
    • 助教/教学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员
  • 研究
    • 思维领导
      • 学术论文
      • 研究焦点
      • 知识转移
      • 信报龙虎山下专栏
      • 媒体报导
    • 学科专业
    • 学院团队
    • 研究资助
    • 学术活动
      • 陈坤耀杰出学人讲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观经济预测
    • 香港大学知识交流
    • 香港大学学术库
  • 活动
  • 媒体
    • 学院消息
    • 媒体报导
    • 新闻稿
    • 学院通讯
    • 媒体库
    • 社交媒体平台
  • 就业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学生就业发展
    • 工作机会
      • 教员招聘
      • 香港大学招聘网站

思维领导

主页 研究 思维领导

Eradicating Ticket Scalping by Adopting Dynamic Pricing and Real Name Registration

12 Sep 2018
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LinkedInShare on Email

以動態定價兼實名制杜絕黃牛

今年矚目的黃牛事件特別多,計有5月的久石讓音樂會、7月的黃子華棟篤笑,以及12月的劉德華演唱會。黃牛炒賣熱門表演門票已非新聞。門票迅速售罄,隨即有人在網上交易平台以相等於原價數倍的高價放售,而且有價有市。

於是每逢門票公開發售,都出現搶購潮。有兩種人會在主辦單位公開發售時搶不到票而不高興:存心炒賣者失去圖利機會固然不高興,有心捧場的樂迷或歌迷被迫在交易平台買貴票,自然投訴黃牛的炒賣行為可恥。相反,那些忙得沒時間親身排隊或在網上搶購者,就會感謝黃牛黨。他們全靠黃牛黨才能一票到手,雖然要付出比原價高出幾倍的價錢,多付的價錢實在可算是請人代勞排隊購票的費用。

黃牛成風的背景

為了賺錢,受聘代人排隊買票,並不可恥;自己忙,聘人代為排隊買票,也不可恥。既然向黃牛黨買票本質上與請人代為排隊購票無異,那又如何算是可恥?

事實上,人人都有可能變炒賣者。假如小麗願意付600元購買演唱會門票,用原價500元買了票,見到交易平台有人為求一票而願出1000元,利之所在,不惜把手中門票放售,也無可厚非;小麗於是成為炒賣者。小虎本來願付2000元購買演唱會門票,但見到網上交易平台1000元就有交易,也自然樂得撿便宜貨。一買一賣,你情我願,各得其所,絕不可恥。

可是,《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第六條列明,任何人若以高於官方價格出售「持牌公眾娛樂場所」的任何門票,均屬違法,最高罰款2000元。根據豁免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轄下場地毋須領有公眾娛樂場所牌照,政府正在考慮修例,不再豁免此等場所,從而把在政府場地炒賣黃牛票列為刑事罪行,並提高罰則。此舉我不同意,我認為並無必要特別關注黃牛炒賣情況,反而應把現行有關條例取消才對。

歸根究柢,黃牛黨有機可乘,實由主辦單位的定價和銷售策略所引致。如把票價定為500元,引來黃牛黨炒賣,結果在網上交易平台賣1000元,那就代表主辦單位所定原價有上調空間。如果票價一開始定在1000元以上,炒賣沒賺頭,黃牛黨根本就不會出現。

其實炒賣也不一定穩賺不蝕。要賺錢就先要做好功課,否則買了500元票,只能在市場賣300,就要虧本。因此,炒賣者絕不會買入明知會虧本的門票。當然炒賣者也大有動機為演唱會推銷;在這層意義而言,定價偏低,也可能是主辦單位推銷門票的一種伎倆。如果動機如此,我們就不要再罵黃牛黨。黃牛黨賺的錢也就相當於廣告費。

若把黃牛黨的利潤算作廣告費,實際廣告收益就十分可觀。假設一場演唱會可容納1萬人,票價定在500元,而主辦單位就剛好收支平衡。如果交易平台叫價1000元,亦即黃牛每張門票賺500元。如果主辦單位能洞悉市價,定價1000元,一場就能多賺500萬元。堅持把票價定在500元,引來黃牛黨炒賣,等於眼巴巴把500萬元拱手讓人。一場500萬元,10場就是5000萬元。

錢不一定要讓黃牛來賺,廣告不一定要靠黃牛來做,只要主辦單位能適當調整定價和銷售策略,收入就可以倍增, 關鍵在於參照黃牛的叫價。

黃牛的叫價屬於「海鮮價」。主辦單位知道觀眾對不同場次和不同座位喜好不一,因此會把受歡迎程度較高的場次和座位的票價相應調高,以先到先得的方式發售門票。黃牛的「海鮮價」則完全看兜售時的供求,定價不單因應不同場次、不同座位而調整,更可以每日每時每刻不同。

對策利弊的平衡

經濟學稱這種定價為動態定價(dynamic pricing)。票價隨時因應訂票人數增加而調高;門票銷情不理想,就即時把價格相應調低。動態定價近年開始在美國流行,著名歌手Taylor Swift近期在美國的巡迴演出就採用了動態定價,務求從黃牛黨手上奪回她應得的利潤。

動態定價下的價格調整,也保證不會同時有很多人在購票,因此購票者毋須多花時間親身排隊或在網上搶購,因為購票者的最終付費與跟黃牛買票相若,大部分本來想買黃牛票的歌迷自然不會反感。

主辦單位當然有權制定價格和銷售策略。譬如,主辦單位想讓忠實支持的歌迷用優惠價觀看演唱會。可是,如果只用優惠價賣票給他們,卻容許他們在市場自由轉讓,恐怕或會出現類似上文小麗因抵受不了利益誘惑而轉售門票的情況,無疑有失主辦單位獎勵忠實歌迷的原意。

要確保門票只供歌迷自用,則應採用實名制。一心購票自用的歌迷,當然不會介意以具名方式購票。票價優惠亦有助於鼓勵歌迷參與歌迷活動,而收擴大歌迷群之效。只可惜實名制成本高昂,單是演出當天檢票,就已經要額外動用大量人手,觀眾也要提早到場。實名制門票愈多,成本愈高。

今年5月久石讓在香港的音樂會就有一場採用實名制。文化中心演奏廳有2000多個座位,觀眾就須提早兩個半小時到場檢票,要是在12000多個座位的紅館全面採用實名制,現場檢票額外所需的時間就更難以想像。

由此可見,動態定價和實名制購票各有優劣。我建議最好採用混合制,就是由主辦單位撥出一部分門票以實名制優惠價售給忠實支持者,而以動態定價方式出售其餘門票。如此一來,既能提高利潤,又能回饋忠實支持者,何樂而不為?
 

王家富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首席講師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八年九月十二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Alibaba's 36 Partners Form The Foundation That Lets Jack Ma Spend Time On The Beach

11 Sep 2018

【大學撥款.三】財政削減 學院政策研究苟延殘喘

17 Sep 2018

Trending

JIA_Shi_Jayson_web_1588581653
这个“就地过年”的春节,你幸福吗?
Dr. Jayson Shi JIA
2021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一直以来新春团聚的传统习俗,“就地过年”成为主流趋势。这个春节,没有回到家乡、“就地过年”的你,开心幸福吗?近日,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贾建民、香港大学副教授贾轼、湖南工商大学副教授徐戈、清华大学博士生袁韵开展的全国性“春节幸福感与疫情应对”问卷调查显示:就地过年人群的幸福感虽略低于回家(异地)过年的,但两者相差并不大。总体上,今年春节,人们的幸福感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25 Feb 2021
市场学

科普中国
ZAKER
科学网
hl_202102_budget_desktop
【財政預算案】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前景較2018年為差 消費券比發現金更能推動消費 疫情影響最深行業打了一強心針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4日)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措施,其中會向全港18歲以上合資格市民及新來港人士,派發5,000港元電子消費券,引起市場熱話。財金界專家雲集的港大經管學院,數名學者也對本年度財政預算作出回應。
25 Feb 2021
经济学

HKET (經濟日報)
HKET (經濟日報)
Dot Dot News (點新聞)
HK01 (香港01)
HKCD (商報)
HKEJ (信報)
HKEJ (信報)
Ming Pao (明報)
Mirage News
NOW Finance
NOW News
Quamnet (華富財經)
RTHK (香港電台)
Sound of Hope (希望之聲)
Ta Kung Pao (大公報)
Ta Kung Pao (大公報)
Undergrad (學苑)
Yahoo Finance (雅虎財經)
Yahoo Finance (雅虎財經)
Yahoo news (雅虎新聞)
中國評論新聞網
今日頭條
深圳新聞網 | 讀創
Dr_Ka_Fu_WONG_2019
About Author
Dr. Ka-fu WONG

Principal Lecturer

我想了解更多学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资讯
HKU Business School
Contact Us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2020, HKU Business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 Privacy Policy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