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院徽及標語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Beta Gamma Sigma香港大學分會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學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EMBA-Global Asia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研究焦點
          • 知識轉移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媒體庫
        • 社交媒體平台
        • 學院通訊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簡

輸入搜尋

輸入搜尋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院徽及標語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Beta Gamma Sigma香港大學分會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學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EMBA-Global Asia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研究焦點
          • 知識轉移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媒體庫
        • 社交媒體平台
        • 學院通訊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院徽及標語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Beta Gamma Sigma香港大學分會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設施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學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EMBA-Global Asia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研究焦點
      • 知識轉移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學院通訊
    • 媒體庫
    • 社交媒體平台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The Rise of Populism

3 Jul 2019
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LinkedInShare on Email

民粹主義的抬頭

3年前英國就脫歐進行了公投,結果出人意表,贊成脫歐的以4個百分點勝出,英國自此受盡了脫歐這個議題折騰,與歐盟就脫歐後安排進行的談判,到目前仍沒有達成協議,而代替卡梅倫出任首相的文翠珊,堅持至本年5月也相位不保。

英美兩大民粹例子

同是3年前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在早期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勝出。他上台後掀動的國際風雲,更加是舉世矚目。很多論者認為,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與特朗普的當選,都是民粹主義抬頭的主要例子。

事實上,除了英美兩國外,其他國家民粹主義的傾向愈來愈明顯。去年5月大選後成立的意大利政府,由五星運動和北方聯盟兩個政黨聯合組成,被《紐約時報》稱為現代西歐的第一個民粹主義政府。在此之前的希臘,因為債務危機和市民抗拒經濟緊縮政策而上台的激進左翼聯盟,也是一個民粹主義政府。前者屬於極端右翼,而後者則屬左翼政府。至於在法國由瑪琳勒龐領導的國民聯盟,以及德國的另類選擇黨,都是民粹主義政黨的例子。

若要量化地了解民粹主義的冒起,可參考瑞典智庫Timbro編製的民粹主義指數。這個指數按歐洲33個國家(包括歐盟28個成員)的260多個政黨在所屬國家的立法機構選舉中所得票數百分比來計算。有關數字顯示,歐洲的民粹主義政黨在2000年立法機構選舉中總得票率是11.8%,到最近一次選舉他們的總得票率已達到22.7%。

上面提及的都是歐洲的情況,而早期有關民粹主義的討論則以拉丁美洲為主,較為人熟知的是三度當選阿根廷總統的貝隆。著名音樂劇《貝隆夫人》(Evita),說的就是他夫人伊娃的故事。阿根廷的經濟條件本來不錯,但經濟政策多年來屢犯錯失,致使國家滯留於中等收入陷阱,經濟裹足不前。

阿根廷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在1962年是美國的36%,到2018年則下跌至只有18%,近年亦常面對未能償還外債的困擾。至於近期在拉丁美洲的民粹主義例子,當數委內瑞拉的查維斯和馬杜羅。

民粹主義一詞源於十九世紀,內涵的主要出發點是「人民」,但使用時往往把人民與精英和建制對立起來,因此民粹主義很多時被看成是反精英主義,表現在經濟領域則與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大相逕庭,甚至互不相容。

舉個例子,查維斯在1998年當上委內瑞拉總統後,便啟動了他的所謂玻利維亞使命,主要是增加社會福利、反貧窮、土地改革等措施。無論這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選票服務,這些政策籠統來說無可厚非,但後來因石油價格上升,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加,這些福利政策愈做愈大,當油價下跌時,便出現種種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查維斯的應變是出動政府有形之手,如價格管制,甚至軍隊介入等等。

查維斯於2013年去世後,接任的馬杜羅繼續實行民粹主義經濟政策,甚至變本加厲,結果使委內瑞拉的經濟掉進深谷。這裏的論述難免粗疏,但只要看看委內瑞拉豐富的石油資源(蘊藏量全球第一),對比她百分之數十萬的通脹率、崩潰的貨幣制度、消費必需品缺乏、人民逃亡鄰國等,雖然當中包含美國經濟制裁的因素,但仍然可以看出背後錯誤的經濟政策。

民粹主義經濟政策雖然導致較多的財政開支和財政赤字,但政府財政有時不一定全屬於國家管理的範圍之內,像歐羅區的意大利,去年新政府上台後,便跟歐盟因財政赤字作為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的高低發生爭論,帶出了意大利可能退出歐羅區的可能性,使意大利跟隨希臘和西班牙等國家成為歐羅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香港如何重新出發

民粹主義的冒起,涉及政治、社會、文化、政策等等多種因素,因此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情況和表現。但無論有多複雜,都離不開經濟因素的影響,而其中經濟全球化更是最主要的因素。

經濟全球化,可以解釋為經濟活動跨越國界的比例愈來愈高。跨越國界的,包括商品、服務、資金、資產、職位、勞動力等。商品跨越國界,即國際貿易,會重新分配工作和工資。雖然貿易可帶來淨利益,但這些利益如何分配,是貿易容易被政治化的根本原因。在貿易中較少受重用的生產要素或工人,便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受害者,因此工人對二戰後以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為主導的國際經濟秩序產生不滿。

經濟全球化至八十年代步伐加快,一方面是因為科技進步,以前不能的變成可能,如更細緻的分工和供應鏈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政策的改變,主要是八十年代中國、九十年代印度和前東歐及蘇聯經濟的改革開放。加速的經濟全球化,進一步鞏固了國際貿易帶來的受惠和受損。

最近,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維爾納.米勒(Jan Werner Müller)建議對民粹主義重新定義。按他的看法,民粹主義者並不一定反精英和反建制,像特朗普和推動英國脫歐的前獨立黨主席法拉奇,都算是精英和屬於建制內。他認為,民粹主義者肯定他們代表「真正的人民」。引申下去,他們就壟斷了所謂人民的定義,並排除了人民這個概念可能的多元化含義。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和支持英國脫歐以減少通過歐盟到英國移民的想法,都是這種思路。

從這個角度看,似乎民粹主義比比皆是。香港也不例外,一個本來是「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的城市,竟然孕育出濃厚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社會心態。由於香港沒有普選,起碼暫時沒有,因此應該不會出現民粹主義政府。但沒有民粹主義政府,不等於沒有民粹主義的思維。香港要重新出發,需要考慮的事情多着呢!

陸炎輝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榮譽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九年七月三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Anti-extradition Bill – The Way Forward and Long Term Strategy

27 Jun 2019

How Big is the Impact of Trade War

10 Jul 2019

Trending

Immersive infographic interface and planet hologram with covid 19 coronavirus over dark cityscape background. Concept of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pandemic. 3d rendering toned image double exposure
一年之計 復興經濟
Dr. Maurice K.S. TSE
冠狀病毒病疫情初期,一眾經濟學家預測,2020年全球將陷入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但後來則修訂為與2007至2009年金融海嘯情況相若。例如根據2020年5月《華爾街日報》的調查,美國經濟學家普遍預測,同年美國經濟將收縮6.6%,屬大蕭條以來之最;聯邦儲備局官員隨於6月預測,收縮幅度為6.5%。
24 Feb 2021
教學人員
Government,Budget,/,Public,Spending,Concept,:,Dollar,Bag,,Coins,
主權財富基金和如何提高財政儲備收益
Dr. Stephen Y CHIU
有留意國際金融事務的讀者,除了知道互惠基金、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風險投資等概念外,一定也會注意到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香港人最熟悉的可能是新加坡的淡馬錫,它亦是渣打銀行的主要股東。本文的目的是介紹主權財富基金,順帶談及香港財政儲備如何增值的問題。
17 Feb 2021
教學人員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HKU Business School
Contact Us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 2020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