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院徽及標語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Beta Gamma Sigma香港大學分會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學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EMBA-Global Asia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研究焦點
          • 知識轉移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媒體庫
        • 社交媒體平台
        • 學院通訊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English
  • 簡

輸入搜尋

輸入搜尋

  • 港大經管學院
        • 關於我們
        • 港大經管學院是一所紮根亞洲、面向國際的頂尖商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院徽及標語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Beta Gamma Sigma香港大學分會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設施
  • 課程
        • 課程
        • 我們致力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培育人才。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學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EMBA-Global Asia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團隊
        • 學院團隊
        • 國際化的教職員團隊,積極推動課程發展,提供優質教育。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研究
        • 引領知識創造的前沿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研究焦點
          • 知識轉移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活動
  • 媒體
        • 媒體
        • 促進知識交流,分享獨到的見解及構思,啟發社會大眾。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媒體庫
        • 社交媒體平台
        • 學院通訊
  • 就業及工作
        • 就業及工作
        • 加強與企業及夥伴的合作,攜手培育專業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招聘人才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 港大經管學院
    • 概覽
      • 院長寄語
      • 願景及使命
      • 院徽及標語
      • 里程碑
      • 合作夥伴及環球聯繫
      • Beta Gamma Sigma香港大學分會
      • 排名及認證
      • 企業合作
    • 學院領導
      • 學院領導
      • 國際顧問委員會
    • 設施
    • 聯絡我們
    • 內聯網
  • 課程
    • 總覽
    • 本科生課程
    • 碩士課程
      • 會計學碩士
      • 經濟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
      • 金融學碩士(金融科技)
      • 環球管理學碩士
      • 理科碩士﹙商業分析﹚
      • 理科碩士﹙市場營銷學﹚
    • 工商管理學碩士及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
      • 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碩士(國際)
      • EMBA-Global Asia
      •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
    • 工商管理學博士課程
    • 哲學博士課程
    • 高層管理教育
  • 團隊
    • 教學人員
    • 博士後研究員
    • 助教/教學助理
    • 研究生
    • 行政人員
  • 研究
    • 思維領導
      • 學術論文
      • 研究焦點
      • 知識轉移
      • 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 媒體報導
    • 學科專業
    • 學院團隊
    • 研究資助
    • 學術活動
      • 陳坤耀傑出學人講座系列
    • 研究中心
    • 香港宏觀經濟預測
    • 香港大學知識交流
    • 香港大學學術庫
  • 活動
  • 媒體
    • 學院消息
    • 媒體報導
    • 新聞稿
    • 學院通訊
    • 媒體庫
    • 社交媒體平台
  • 就業及工作
    • 招聘人才
    • 學生就業發展
    • 工作機會
      • 教員招聘
      • 香港大學招聘網站

媒體報導

首頁 研究 思維領導 媒體報導

Why should we regulate public transport?

30 Oct 2019
Share on TwitterShare on FacebookShare on WhatsAppShare on LinkedInShare on Email

為什麼要管制公共交通?

近日特首施政報告提出種種惠民措施,好幾項涉及到公共運輸,例如減免公共巴士的隧道收費,斥公帑翻新渡輪以及開闢新的離島渡輪航線等。大米、豬肉、手機也同樣與民生息息相關,為什麼單單補貼公共交通?

香港奉行自由經濟,政府對商業運作干預很少。除了環境、安全等方面的規定之外,對於價格及營運,一般都不加限制。例如智能手機、電腦、汽車、房屋,乃至大學開辦的工商管理學碩士課程,銷售者或運營商都可自行定價及營運,不受任何限制。公共交通則不然,無論是小巴、大巴、的士,抑或地下鐵路、渡輪,營運商均無權自行定價,須獲政府批准。營運方式也有限制,如在沒有政府發出許可證的情況下,使用自己的私家車取酬載客(即所謂「白牌車」),就是違法行為,可被檢控及罰款。政府所以要補貼公共交通,恰恰因為這個行業平常受政府管制。那麼,為什麼需要對公共交通進行管制?

交通運輸與自然壟斷
經濟學理論認為,在一定條件之下,自由競爭可導致社會福利最大化。價格自行浮動,難道不擔心不法商販欺詐顧客、牟取暴利嗎?其實只要資訊透明,消費者自會知所抉擇,選取價廉物美的商家;欺詐者雖得逞於一時,卻難以長久。同時,如果某一行業、市場獲利豐厚,自有其他商家蜂湧而至,市場競爭必然導致價格下降,讓消費者受益。總之,只要允許商家自由進入,價格自由浮動,眾多消費者與多家商戶博弈的結果,就是合理的價格和理想的質量。政府對自由市場的干預,例如租金管制等,往往導致弊病叢生,這在世界各地早有明證。

公共交通與運輸有其特殊性,如果放任行業自由運作,會產生許多問題,所以各國、各個城市都要對其進行管制,至少在過去一二百年來都是如此。十九世紀末,美國的鐵路行業蒸蒸日上。對營運鐵路而言,最大的成本是鋪設鐵軌;一旦軌道鋪成,運輸成本相對較低。如果某地只有一家公司運作,它可以收取很高的價錢,賺取巨額利潤。這樣的的盈利前景將吸引大量資金,幾乎每個地方都會有多家公司鋪設路軌,相互競爭。1882年,美國境內鐵路網一共長達九萬多英里,競爭導致鐵路公司彼此壓價。按照經濟學理論,鐵路投資屬於固定成本,同時也是沉沒成本(sunk cost),對定價沒有影響;在競爭之下,只要價格高過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營運商就願意接受。因為邊際成本很低,競爭常常導致運費低廉,雖然客戶受益於一時,但隨之而來的惡性競爭,令許多公司因虧本而倒閉。及至1900年,全美半數鐵路都是由破產法院接管。

鐵路運輸是典型的自然壟斷(natural monopoly)行業,需要建設一個實體的網絡,固定資本投資巨大。從生產與服務的供應來看,鐵路網絡不應該重複,應由一家公司營運。如果准許企業自由進入,容易導致惡性競爭,價格波動巨大,各企業難以共存。再者,服務不穩定,用戶也受影響。有見及此,最好由政府發出營運許可證,只允許一家公司合規經營。在現代經濟中,如此獨家經營的方式亦適用於長途電話、有線電視、互聯網光纖網絡,以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

巴士運營與規模經濟
當今許多國家的基礎設施(如公路、隧道、電力、食水等)基本上由政府來建設及提供,在一定程度上已減輕過度競爭的問題。但是自由放任的結果仍然很不理想,航空、郵政、城際客運、貨運、公共交通等服務都屬於這一類。假設兩家巴士公司服務同一條線路,一前一後兩輛巴士,每輛載客只得一半,從社會成本來說是一種浪費。如果把兩輛巴士上的乘客合併到一輛,省下來的一輛車可行走其他線路。經濟學上稱之為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即較大的服務量可分攤固定成本。一輛巴士駛出,不管乘客數量多少,總成本(包括司機工資、巴士折舊、燃料費用等)基本不變;服務的乘客愈多,每個乘客的平均成本則愈低。其實上述需要巨額基礎設施投資的行業,也是規模經濟的一種表現方式。有強烈規模經濟的行業,應該只允許一家公司營運。至於挑選哪一家公司,需要滿足什麼條件,則由政府來規定、管理、監督。

傳統的士與劣勝
傳統的士行業,雖然是面向大眾,嚴格來說並不屬於公共運輸,因為每次服務不過一名或幾名互相認識的乘客,無法把去同一個目的地的陌生人合併到同一輛的士內。如此說來,規模經濟並不存在,為什麼仍然需要管制?這就涉及到管制的另外一個原因: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的士提供的是點對點個人化運輸服務,由於每一次的服務並不相同,乘客很難知道什麼是合理價格。一旦上車,自然任人宰割;司機為一己私利,或是繞路,或是漫天要價。去陌生城市的旅客,估計都碰到過的士宰客的經歷。相比之下,生活中絕大部分的產品和服務是標準化的,又有大量重複消費。電影只看一次,手機、汽車也不會重複購買,可是在網上、聊天室有大量評價,如果惡評如潮,產品自然難以保持銷路。就算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缺乏有效的消息傳播渠道,以致消費者無法預先知道價格、質量是否合理,他們仍然可以通過自己的重複購買以獎優懲劣。假如某個餐館或某種牙膏價格過高,或是消費以後發現質量低劣,消費者下一次就不會再去光顧、購買。在這些例子裡,每樣產品相對標準化,銷量甚大,有關價格、質量的訊息足以保證優者勝出,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相比之下,的士行業基於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如果任由市場自由競爭,結果是劣者勝出。解決辦法就是由政府來釐定一個標準定價,並相應控制的士數量,限制競爭者自由進入市場。

這一邏輯立刻就有兩個推論。第一,歷史上的馬車、黃包車在街頭供人租用(讀者對老舍的小說《駱駝祥子》大概有一定印象),幾乎與現代的士無異,自由競爭應該同樣難以發揮作用,同樣需要政府管制。果不其然,早在1654年馬車正式在倫敦和威斯敏斯特營運時,已受到政府管制。1874年,法國商人米拉(Menard)首次將在日本流行的人力車引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在批准其營運的同時,也規定了人力車的數量及收費。第二個推論是,商務車的租賃不需要管制,原因是這種服務相對標準化。首先,交易不是在街頭隨機完成。其次,這不是一般市內點到點的運輸服務,而是以時間計(一天或幾天),或是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可見商務車的租賃是標準化的服務,並且往往是重複消費,具備足夠資訊讓消費者判斷收費、質量是否合理。在這個大前提之下,市場競爭的結果是優者勝出,不需政府插手。

周文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本文同時於二零一九年十月三十日載於《信報》「龍虎山下」專欄)

Rebuilding Housing Ladder to Narrow the Wealth Gap

23 Oct 2019

The impact of the US-China trade war on Japa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4 Nov 2019

Trending

JIA_Shi_Jayson_web_1588581653
這個“就地過年”的春節,你幸福嗎?
Dr. Jayson Shi JIA
2021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一直以來新春團聚的傳統習俗,“就地過年”成為主流趨勢。這個春節,沒有回到家鄉、“就地過年”的你,開心幸福嗎?近日,中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賈建民、香港大學副教授賈軾、湖南工商大學副教授徐戈、清華大學博士生袁韻開展的全國性“春節幸福感與疫情應對”問卷調查顯示:就地過年人群的幸福感雖略低於回家(異地)過年的,但兩者相差並不大。總體上,今年春節,人們的幸福感比去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25 Feb 2021
市場學

科普中國
ZAKER
科學網
hl_202102_budget_desktop
【財政預算案】港大經管學院:經濟前景較2018年為差 消費券比發現金更能推動消費 疫情影響最深行業打了一強心針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4日)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措施,其中會向全港18歲以上合資格市民及新來港人士,派發5,000港元電子消費券,引起市場熱話。財金界專家雲集的港大經管學院,數名學者也對本年度財政預算作出回應。
25 Feb 2021
經濟學

HKET (經濟日報)
HKET (經濟日報)
Dot Dot News (點新聞)
HK01 (香港01)
HKCD (商報)
HKEJ (信報)
HKEJ (信報)
Ming Pao (明報)
Mirage News
NOW Finance
NOW News
Quamnet (華富財經)
RTHK (香港電台)
Sound of Hope (希望之聲)
Ta Kung Pao (大公報)
Ta Kung Pao (大公報)
Undergrad (學苑)
Yahoo Finance (雅虎財經)
Yahoo Finance (雅虎財經)
Yahoo news (雅虎新聞)
中國評論新聞網
今日頭條
深圳新聞網 | 讀創
Prof_Zhou_Wen__2019
About Author
Dr. Wen ZHOU

IMBA Programme Director

我想了解更多學院的最新消息和活動資訊
HKU Business School
Contact Us
LinkedIn WeChat Instagram Facebook Weibo Twitter YouTube

© 2020 版權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所有 | 隱私政策

BACK TO TOP